CP講座:《新關係與舊回憶》系列-懸絲牽動萬般情-傀儡戲的世界

懸絲牽動萬般情

文︱民間戲曲學者江武昌

台灣懸絲(提線)傀儡戲文化自古以來即以傀儡(劇)泛稱偶戲。台灣傀儡劇有三類:

  1. 提線(懸絲傀儡)
  2. 掌中傀儡:布袋戲、掌中戲
  3. 平面傀儡:平影戲、皮戲、皮猴(猿)戲

 

台灣傀儡戲源自福建漳泉

台灣傀儡戲是源自福建泉州、漳州及閩西的汀州、永定等地區。根據演出劇目、戲曲音樂、語言、操作方式等的不同,福建傀儡戲有多種不同的系統,而流傳台灣南北二地的基本上是來自閩西、閩南及布袋戲中的提線傀儡。

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具有表演娛樂價值的劇種是傀儡戲,至遲在春秋戰國(公元前770年到221年)就已有偶戲的表演形態:古葬禮用以殉葬「俑」與傀儡戲有直接深遠關係:始作俑者,其無後乎?!

確實可信的是,至遲到了東漢(公元25年)時代,傀儡戲已經是宮廷宴會裡重要的娛樂表演項目了,同時具有「喪家樂」和「嘉禮」兩種絕然不同性質的功能與價值。

 

CP講座:《新關係與舊回憶》系列-懸絲牽動萬般情-傀儡戲的世界

【時間】:4/23(二)19:30~21:00

【主講】:江武昌|傳統戲曲學者

【地點】:CAFE PHILO 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

【地址】: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

【主辦】:青平台

【詳洽】:(02)87724100 

 

到了宋代,傀儡戲已經發展到了興盛階段,在表演內容、型式上都很精湛,不但出現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傀儡戲,如懸絲傀儡戲、水傀儡、杖頭傀儡、藥發傀儡、肉傀儡等,也演出具有故事情節的傀儡戲了,更出現許多聞名的傀儡戲藝人和專門音樂。

福建傀儡戲發展得早,它的操縱技術和表演形式也發展得比較成熟,福建傀儡戲至少又有: 閩南、閩西、興化(莆田)等三個不同的流派。閩南傀儡戲以泉州為代表,閩西傀儡戲以上杭、永定、連城、汀州為主,又流傳在漳州地區。

 

台灣南北兩地的傀儡戲團目前僅存三團不到

台灣南部傀儡戲是屬泉州流派,台灣北部傀儡戲是屬閩西流派。而閩西傀儡又分客派與福佬派,兩者差異不大,戲偶結構和傀儡戲的宗教儀式稍有差別。台灣南北兩地的傀儡戲團目前僅存三團不到,且全是業餘性質,其演出都是屬於宗教儀式性的,驅邪、酬神的意義更甚於娛人。

南北二地的傀儡戲各具特色,南部傀儡戲趨於祈福的酬神儀式,北部傀儡戲更重驅邪的祭典功能,兩者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民眾對生命禮俗的信仰而進行。南部傀儡戲屬泉州傀儡系統,演出戲文不多而簡短,多是象徵富貴、團圓、功名、榮華、英顯之類的內容,如: 封王、拜壽、父子狀元、一門三元、天下全福……等二十齣不到,約十個左右戲偶就可應付一切演出場合。

活動票券

票種 販售時間 售價
入場券

~ 2013/04/23 21:00(+0800) 結束販售
  • 免費
下一步

5 報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