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運與政治的變奏曲
文|催生動保司行動聯盟連絡人黃泰山‧苦勞網特約記者孫窮理‧編輯|何旻燁
如果不把「政治」窄化為「政黨政治」或者「選舉」,我看「社會運動」基本上和「政治運動」可以說是同義詞;它們都是透過群眾的力量,訴諸經濟、政治與社會的改變。
而在台灣的政治結構下,「社會運動」卻好像總是被視為需要與「政治」劃清楚河漢界的一個領域,「社運、政治」的二分,造成社運的「客體化」現象,社運往往成為政黨、政治人物消費的對象,而社運本身的力量則難以累積。
目前台灣社運的主要問題在於如何使自己「政治化」,並且突破大眾對「代理政治」的迷思,創造出一種符合群眾利益的政治主體出來。其中關鍵的問題,在於不同領域的社運,如何建立跨界的視角、創造新的政治主體。
在這個前提下,討論「社運與政治的關係」,才有可能跳脫過去我們習慣使用的「摸頭」、「收編」、「吃豆腐」...等社運面對政黨關係的各種狀態。(孫窮理)
CP 講座《社運‧政治‧街頭文化》系列-上帝的能歸凱撒嗎
【時間】:9/11(二)19:30~21:00
【主持】:謝昇佑|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
【主講】:黃泰山|催生動保司行動聯盟連絡人‧孫窮理|苦勞網特約記者
【地點】:CAFE PHILO 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
【地址】: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
【主辦】:青平台
【詳洽】:(02)87724100
政治/社運劃分是晚期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,它試圖將社運矮化、侷限在國家機器爭奪戰之外,而將國家機器的所有權讓給選舉體系產生的政客。資本主義是個整體,經濟體系與上層國家機器是形塑社會最重要的兩股力量。
許多問題都與市場經濟與資本積累有關,市場經濟與資本積累過程,製造了階級、文化、環境、空間等等社會問題,而優勢階級往往控制國家機器,使其資本積累順利進行,並透過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消弭各種社會反抗力量。
將政治/社運二元劃分,正是消弭反抗力量的意識形態,它讓反抗勢力自我侷限於國家機器之外,然而自絕於國家機器之外,將使社運永遠成為壓力團體、遊說團體。
社運不可自陷於此意識形態而不自知,爭奪國家機器的控制權,必須列入各種社運的目標。(黃泰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