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 講座《媒體‧性別‧分手暴力》系列-身體再思考:女人與老化

女性應找回身體詮釋權

文|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陳明莉‧責任編輯|何旻燁

在台灣,身體研究愈來愈夯,甚至形成一股「瘋身體」的現象。日常生活上,身體更是一種隨時可開啟的話題,談起身體,很多人可以興致勃勃、口沫橫飛的敘說各種親身體驗,年輕女性一聊到身體更是欲罷不能。

以往,身體一事卻往往被界定在私領域範圍,並非公共議題,不易引起社會科學研究的興趣;一些傳統社會學者則將身體看成時尚流行的一環,只是一種「俗議題」,並非嚴肅的研究對象。

至於老年女性的身體,更是乏人問津。無論日常生活的談論,或是學術界的研究,「老女人」的身影往往是一種「不存在的存在」:雖然她在,卻沒有多少人視其存在,除了醫療。

 

CP 講座《媒體‧性別‧分手暴力》系列-身體再思考:女人與老化

【時間】:10/3(三)19:30~21:00

【主講】:陳明莉|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

【地點】:CAFE PHILO 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

【地址】: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

【主辦】:青平台

【詳洽】:(02)87724100

 

事實上,身體並非只是「肉體」、「軀殼」,或是「醫療」式的存在。研究身體的女性主義學者Elizabeth Grosz即指出,身體的形式、能力、行為、手勢、動作和潛力,都是政治爭論的首要對象,具體表現著一種社會秩序。

其他女性主義學者,包括Julia Kristeva、Luce Irigaray、Janet Wolf、Judith Butler…等等,也都認為身體不能僅僅被看作是一個生物學的實體,而應該被視為社會的烙印、歷史的記號、制度的產物,也是心理和人際關係的重要中介。

對於老年女性,身體更是自我構成的核心。誠如Sigmund Freud所宣稱的,自我最首要的即是身體自我,這種說法對老年女性尤其貼切,我們幾乎可以說老年女性的自我感覺即是身體的感覺。

它涉及到對身體的自我覺察,並且將身體視為具有某種樣貌或形式,因而體現老年女性的主體意識與自我認同。藉用Grosz的話語,身體是老年女性的「精神地圖」,其主體形成即是自身的體現化。

在父權體制與年輕崇拜的社會結構中,老年女性的身體交會了性別歧視與年齡歧視的視域所在,因而常常被推擠到幽暗的角落邊緣;在資本主義消費文化與現代醫療科技的推波助瀾下,「老女人」的身體更成為人人欲去之而後快的符號與烙印。

因此,身體往往成為老年女性自我概念上不安、焦慮的來源。以女性主義符號學者Kaja Silverman的話來說,身體是一種文化的隱喻,「老女人」所傳達的不安,主要來自於自我經驗強烈受到身體的約束、限制,這種約束、限制則起因於社會普遍對老年女性身體的歧視與漠視。

イベントチケット

チケット種別 販売期間 価格
入場券

~ 2012/10/03 21:00(+0800) 販売終了
  • 無料
次へ